立足“海”优势 做足“蚝”文章 钦州大蚝养殖面积15万亩,年产值37亿元
11月24日,记者从2023年钦州大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获悉,近年来,该市立足“海”这一优势,做足“蚝”这篇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大蚝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钦州大蚝养殖面积15万亩,年产值达37亿元,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达52.88亿元。
钦州被誉为“中国大蚝之乡”,钦州湾茅尾海是全国最大的大蚝天然苗种繁殖区,供应全国70%的蚝苗,远销越南、文莱等东盟国家。
走进位于钦州市钦南区的广西港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蚝苗车间,1万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内,整齐分布着140多个水池,每个水池可吊养2万串蚝苗。“我们创新推行温室大棚‘车间式’养殖蚝苗等模式,实现在陆地上养出优质蚝苗,成活率达90%以上。”该公司董事长张卫东介绍设施化养殖的优势。
据钦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韦戴卓介绍,钦州大蚝产业已从分散型养殖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全市建成连片万亩大蚝养殖基地5个、大蚝吊养基地15个、粤港澳大湾区生产供应大蚝精品展示基地3个、新型抗风浪蚝排30个。带动10万多名群众就业。
时下,大蚝肥美,大量上市。11月20日早晨,天刚蒙蒙亮,在钦州港茅尾海大蚝养殖基地,钦州港七十二泾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的15亩蚝排漂浮在海面上,吊养着一串串的大蚝。养殖户韦金强和工人们正忙着采收大蚝,装船运往广东等地。“今天卖出的这批大蚝有10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12元,收入1.2万元。”韦金强算了一笔账,一年下来,他养殖大蚝实现产值80万元。
作为大蚝产业主阵地,目前,钦州市钦南区正在大力推进大蚝养殖模式与技术升级及钦南区大蚝产业园建设,通过加快海域养殖规划、海域出让、品牌升级方式,推动大蚝养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持续完善延伸大蚝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大蚝产业已形成从“苗种培育—养成育肥—成品销售”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品牌方舟获悉,欧洲领先酿酒商Bols(波尔斯公司)近日宣布收购无...
8月31日至9月5日,年度主题为“服务合作促发展绿色创新迎未来”...
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让世界爱上...
,AMDZen4架构6核处理器有R57600X和R57600两款...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工业生产继续恢复,...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4月,我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0.14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