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先进碳材料、类脑智能、人形机器人……翻开成都《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其中24条细分赛道让人不禁畅想无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成都路径”正逐步显现。
1月9日,成都市出台《实施意见》和《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围绕未来交通、数字智能等6大重点领域,发布5个方面14条政策措施,前瞻培育未来产业。
新政之下,成都如何塑造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科技日报记者1月15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梯次培育,未来产业“虽远必至”
“未来产业依托快速迭代的科学技术,往往科幻感十足,外延极其广泛。”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实施意见》,未来3至5年,成都将初步搭建重大创新平台的成果衍生转化机制,基本建立适宜未来产业孵育成长的创新生态体系。未来5至10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若干资本市场认可、具备行业号召力的未来产业企业,逐步形成服务国家战略大后方的未来产业新前沿。
2023年12月16日,成都东部新区的天府锦城实验室先进医学装备创新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将聚焦医学影像装备的概念验证,并为成果转化提供技术开发、样机试制等服务。“目前这个赛道的附加值高,国内缺口较大。”天府锦城前沿医学装备研究院院长吴哲说。他的团队将在这里突破高分辨超声、光声成像、弹性成像等关键技术,同时将这些成果打造成输出稳定、安全有效的产品。
不久前,我国首座中欧合作的氢能产业园在成都郫都开园。该产业园致力于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将形成燃料电池及制氢、储氢等企业集群。近年来,成都市密集出台氢能产业系列支持政策,积极布局氢能等新型储能新赛道。郫都依托氢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领域的良好基础,将凭借该氢能产业园,在构建先进能源产业体系上迈出重要一步。
根据《实施意见》,成都布局未来产业的24条细分赛道,将采取分阶段梯次培育的策略。如在未来交通领域,新政提出近期将重点培育新一代无人机、空天动力、商业航天等细分领域。
硬核支持,营造前沿产业生态
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是汇聚“新质生产力”的硬核支撑力。
在《政策措施》中,制定了高水平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增强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功能、组建成都市未来产业研究服务平台等14条具体举措。
2023年11月,成都高新区首批“岷山行动”计划揭榜团队之一,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投入临床应用。该系统采用全球首创医疗冷凝固化无支撑架高速智能3D打印技术,可将医用外固定支具制作时间,从5—7小时缩短到15—20分钟。“它可实现边3D打印边快速固化,其效率超过传统3D打印技术20倍,未来会替代大概60%—70%的传统产品。”该项目负责人吴文韬说。
目前在成都高新区实施的“岷山行动”,正加速布局未来产业前沿,并在全球范围内发布需求榜单,吸引顶尖人才团队揭榜。已发布的3批需求榜单吸引了超200个团队申报、15个团队成功揭榜。而新政中,成都还计划率先在数字诊疗、氢能、飞行汽车、“元宇宙+”等领域打造一批可示范、可体验、可推广的科技新场景。
短期内,成都将结合“看得见的”技术成果及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前景,衍生培育“触手可及”的未来产业细分领域。中长期,成都将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推动创新成果“沿途孵化”。新政下,成都布局未来产业的发展路径正逐渐清晰。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品牌方舟获悉,欧洲领先酿酒商Bols(波尔斯公司)近日宣布收购无...
8月31日至9月5日,年度主题为“服务合作促发展绿色创新迎未来”...
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让世界爱上...
,AMDZen4架构6核处理器有R57600X和R57600两款...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工业生产继续恢复,...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4月,我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0.14万亿...